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本报记者 宋豪新 一列火车通过宝成铁路隧道。影像中国 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北上出川“蜀道难”终成历史。1975年7月,宝成铁路电气化工程全部建成,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诞生。 历史背景 1952年7月2日,宝成铁路在成都破土动工。南起成都,北至宝鸡,宝成铁路横越秦岭、巴山和剑门山,绵延600多公里。 数十万建设者参与到这项艰巨的任务中来。他们白天列队千百米,手手递送搬运出渣;晚上点起油灯千百盏,手摇木扇排烟除尘;他们在高山上腰拴绳索,徒手敲石;在隧道里弓腰抡锤,昼夜不休;山涧中,他们齐立栈道,凿石运料;悬崖边,他们以木石为梁,架道前行。 建设期间,数以百计的高山深谷被打穿填平;铁路有数十处高悬山腰,至今仍保持着坡度最大、曲线半径最小的全国纪录。一名建设者曾这样写道:“脚登险岩手攀天,腰缠绳索空中悬。劈开凶山开路堑,填起沟谷当平原。” 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北上出川“蜀道难”终成历史。 但随着经济发展,运输需求和运能矛盾与日俱增。一方面,宝成铁路所经地区坡度大、隧道多、弯道频,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牵引力有限;另一方面,山区天气恶劣,影响铁路正常运行。 现实需求下,1966年初,凤州至成都段电气化工程得到批准,宝成铁路全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从此开始。 1975年7月,宝成铁路完成全线电气化改造,运输能力提升超过1倍。这拉开了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序幕。 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铁路蜀道”进一步升级,极大释放了宝成铁路运能。2019年一季度宝成铁路运输货物到达量401.3万吨,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3倍。同时,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等货运品牌不断升级,宝成铁路实现了从“山货出川”到“川货出国”的跨越。 亲历者说 罗青:宝成铁路第一批女接触网工。 1983年,18岁的罗青成为宝成铁路成都供电段广元接触网工区的第一批女接触网工的一员。和同一批的四位女同事一起,她们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宝成铁路的“五朵金花”。 接触网工是铁路电气化产生的新职业。那时候,一条位于电气化铁道上方的千伏电线,是火车动力的来源。但供电设备稳定性不足,检修次数多,极大影响列车运行。为监控和维护铁道供电线,保证列车正常运行,接触网工应需而生。 (责任编辑:admin) |